【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科技變化快速,因此科技業(特別是網路、軟體業)有個現象,就是偏好年輕的工程師。在矽谷,工程師平均年齡大約只有 30 歲;很多年長的工程師,雖然經驗資深,卻被認為無法跟上最新的科技趨勢而被「嫌棄」。
當然也是有不少公司重視資深年長的工程師,但如果你決定要以工程師作為人生志業,除了持續學習新知,跟上科技趨勢之外,也要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以避免被淘汰。下文,是作者給工程師們的職涯策略建議。(責任編輯:郭家宏)
「《科技報橘》徵才中!跟我們一起定位台灣產業創新力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
在紐約,PyGotham 每年召開之際,都會有超過 600 名工程師聚集在一起討論工作。
為了讓會議更加多元化,組織者儘量邀請一些女性工程師以及各種膚色的工程師。
但是,本文作者 A.Jesse Jiryu Davis(MongoDB 的軟體工程師)發現會議似乎忽略了「年長工程師」這一團體。
那麼,老工程師都去哪了?他們去了大學教書,還是成為了管理人員。
以下是作者的調查結果,請欣賞。
缺愛的群體:老工程師
每年都會有 600 名工程師聚集在紐約一個名為 PyGotham 的會議上討論工作。由於科技行業以男性為主,因此組織者特別努力地招募了多元化的演講者陣容。他們給女性工程師發郵件告知這個活動,並為業內女性舉辦研討會,鼓勵她們發表言論。組織者要求發言人填寫人口統計調查,以便他們跟蹤會議多樣性的進展情況。
我在會議委員會任職,在今年的 PyGotham 會議結束之後,我意識到我忽視了一個群體:老工程師們。與女性相比,四十歲以上的工程師的缺乏現象大多都沒有引起注意。在紐約沒有針對他們的聚會或郵件列表,也沒有專門針對他們的知名倡導組織。雖然我會尋找年長的工程師明年在 PyGotham 發言,但我還不知道從哪裡找起。
軟體業非常年輕。谷歌和亞馬遜員工的平均年齡為 30 歲,而美國工人的平均年齡為 42 歲。2018 年 Stack Overflow 對全球 100,000 名工程師的一項調查發現,其中四分之三的人未滿 35 歲。黑客新聞總會有定期發佈的帖子問到:「老開發者會怎麼樣?」。30 多歲的焦慮開發人員會跟帖並稱自己為「老年人」。
我今年 10 月滿 40 歲,在紐約一家名為 MongoDB 的數據庫公司工作了 7 年。我這個年紀的許多工程師已經轉行到學校任職,或者成為經理。作為一名工程師,我付出一生,但我未來幾十年的職業道路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明朗。而且可供參考的比我年長的工程師的經驗很少。那些老工程師們都去了哪裡,我們這些留下來的人的職業前景又如何呢?
2007 年,22 歲的馬克.祖克伯大聲說出了許多軟體業人士的想法:「年輕人才更聰明。」12 年後,與其他多樣性的研究相比,缺乏老工程師的問題仍然很少被研究。
例如,谷歌的年度多元化報告統計了它僱傭的女性或有色人種數量。微軟統計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的工作人員人數,蘋果公司以能僱用退伍軍人為傲。值得稱讚的是,這些公司已經披露了一些多樣性的衡量標準,但有一個遺漏:沒有人報告他們公司的年齡分佈。
老工程師辭職原因:「被嫌棄」
Ari Rapkin Blenkhorn 是一名 47 歲的工程師,她說她辭去了上一份全職工作,因為該公司想要「一群廉價的年輕人」。他們不想僱傭擁有更多職業背景的資深人士。「她沒有透露僱主的名字,但稱她的僱主重視她的職業人脈,但不派她參加會議,即僱主並不在她身上投資。」「我相信他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很重要,以及讓我參加研究會議與初級開發人員參加有什麼不同。」
Blenkhorn 說,一旦她回到就業市場,她所經歷的年齡歧視就會因性別歧視而變得更加複雜。儘管她具有資深的技術能力,但作為一名「媽媽」,在招募人員眼裡,她顯得既不重要又遲鈍。她最近獲得了電腦科學博士學位,並希望學歷能提高她在就業市場的機會。
55 歲的工程師 Kevin Stevens 六年前在申請 Stack Exchange 的工作時,也經歷了類似的態度。他由一位年輕工程師面試,那個年輕人告訴他,「我對年長的工程師能否跟得上技術感到懷疑。」Stevens 因此而被拒絶。他現在是一家酒店公司的工程師,他說在這裡他的年齡不再是問題。
對於其他工程師來說,結果可能會更糟糕。ProPublica 公司的 Peter Gosselin 和 Ariana Tobin 在 2018 年對 IBM 的年齡歧視進行的調查發現,從 2014 年左右開始, IBM 試圖透過用年輕人取代年長者人來實現人員更新。
IBM 解僱了成千上萬的有經驗的員工。一位名叫 Ed Kishkill 的 60 歲系統工程師收到了一份裁員通知,並告訴他有三個月的時間在 IBM 找到另一份工作。儘管他有數十年的經驗,但他被其他所有職位拒絶。截止至 ProPublica 文章發表時,Kishkill 正在 Staples 商店做營業員。
工程師永遠在學習新技能
終身工程師必須保持他們的技能是最新的,但這其實是在不斷變革的行業中與時間賽跑。根據 2018 年的一篇研究論文所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統稱 STEM)工作的技能變化比其他行業更快,而工程師面臨的變化率尤為嚴重。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 Kadeem L. Noray 表示,「STEM 比其他領域更注重技能」,與持久的智慧相比,更重視短期能力。每當 STEM 專業人員學習一項新技能,都有另一項技能已經過時,這也就導致從業者幾乎沒有機會積累技能和增加工資。
儘管科技行業的起薪很高,但與其他行業相比,這些優勢在就業的前十年裡減少了一半。「大多數經濟學家都不知道這一點」,Noray 說道。Hired.com 網站 2017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50 歲以上的技術人員的薪資待遇實際上比年輕人要低。因此,許多 STEM 工作者會為了尋求持續的薪資增長,轉而從事變化更慢的職業。在 24 歲的時候,STEM 專業人員中的 89% 從事與 STEM 相關工作,但到了 35 歲的時候,這個數字下降到 71% ,並且還會繼續下降。
有一個方法可以讓工程師擺脫不斷更新的「技術輪迴」而又能留在這個行業,那就是成為管理人員。馬薩諸塞州一位 54 歲的工程師告訴我,「我的公司為新人提供了清晰的職業路線:他們以開發人員的身份進入公司,然後逐漸晉陞到管理層。」
老工程師晉升之路:成為管理者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管理工作。MongoDB 的一位 54 歲高級工程師 Sue LoVerso 說道,「管理者需要具備某些性格特徵,但我是一個內向的人,解決技術問題才是我的興趣所在。」一位 63 歲的谷歌的工程師表示,他的一段短暫的管理者經歷讓他感到不舒服:「我知道我可以依靠自己完成一項工作,但我不知道如何依靠其他人。」
谷歌,微軟和其他大公司定義了「個人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 IC)路線」,作為管理路線的替代選擇,這是高級工程師的職銜劃分,與管理職銜相平行。IC 路線讓工程師可以在不放棄他們熱愛的行業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職位。
但 IC 路線也存在弊端。不少工程師告訴我說,IC 路線上的晉升速度比較慢,而且職稱之間的區別也很模糊。現年 45 歲的 MongoDB 工程師 David Golden 表示:「在只做開發的路線上,要進入下一個級別面臨著更大的障礙。你甚至弄不清楚如何從這個級別到那個級別,也不清楚你是否真的能對此做些什麼。」
根據對這些工程師的採訪,我意識到,公司應該為最資深的個人貢獻者創造不同性質的職位。和遴選管理人員一樣,我們應根據以往的工作效率,而非快速變化的技能清單,來評定這些職位的候選人。使這個過程更加清晰意味著工程師們可以更快地往上爬,而在每個級別獲得的聲望和迎來的智力挑戰將使工程師在五六十歲時依然保持活力。
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應該被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以解決最關鍵的項目中最棘手的問題。他們應該透過寫作,演講和指導來凸顯技術領導力的作用。
由於有著深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年長的工程師能夠用普通的術語傳達自己的知識,從而充當非程式世界的「大使」。Ari Blenkhorn 在特效工作室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領導一個布料模擬項目時,就充當了這一角色。
她說道:「尤達大師(源自星球大戰電影系列人物)的長袍,哈利波特的魁地奇斗篷,攝魂怪的長袍(源自《哈利波特》小說系列人物)——我幫助開發的軟體裡包括所有這些東西。我需要同時講物理模擬研究團隊和動畫團隊的溝通語言。他們不考慮偏微分方程;他們想到的是這些絲滑的、有彈性的布料,以及其隨風漾起的波紋。」
我很幸運:我的公司對我在職業生涯中期表現出的倦怠充滿同理心,並允許我踏上了一次職業探索之旅。今年,我將在三個團隊中輪流待幾個月,在此期間好好規劃一下未來。
其他公司可能就沒有這麼慷慨了。我特別擔心這個行業中的年齡、性別以及種族歧視。公司必須為在 IC 路線上前進的工程師定義有意義的級別。與此同時,工程師應該更積極主動,組織起來並向公司施加壓力,以消除年齡偏見。工會可以規範工資標準,保護高年級員工免於被裁;這樣做也可能會縮小在種族和性別上的工資差距。
讓軟體行業對 30 歲以上的工程師更加開放,並為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創造合適的職位,這將使公司更有效,更公平。這些變化也將使我們其他人受益 — 在一個日益受到軟體和演算法控制的社會中,工程師必須更具智慧以駕馭他們的力量。
他們必須從最近的黑客行為,有偏見的演算法和網路煽動種族滅絶的事件中吸取教訓。這樣做的唯一方法是讓年長的工程師留在行業中足夠長的時間,以便把他們的知識傳授給他們的繼任者。培養終身程式人員可以確保今天學到的經驗教訓在 50 年後仍能被記住。
原文 出處
(本文經 大數據文摘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老程序员都去哪了?〉 。首圖來源:Pixabay CC Licensed)
工程師該具備的認知
總是懷疑自己能力不夠?58% 的工程師有這個症狀:冒名頂替症候群
機器學習成效開到最大!介紹 4 個超好用的 Shell 程式技巧
求職市場最搶手的 5 個程式語言技能,Python、Java 居然都沒上榜!
科技報橘 2019 全面徵才 ── 跟我們一起找到台灣在國際中的創新產業定位
我們正在找「社群編輯 3 名」、「資深採訪編輯 2 名」
來信請將履歷與文字作品寄至 jobs@fusionmedium.com,信件名稱:應徵 TechOrange 社群編輯:(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