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的工程師 Kevin Stevens 六年前在申請 Stack Exchange 的工作時,也經歷了類似的態度。他由一位年輕工程師面試,那個年輕人告訴他,「我對年長的工程師能否跟得上技術感到懷疑。」Stevens 因此而被拒絶。他現在是一家酒店公司的工程師,他說在這裡他的年齡不再是問題。
對於其他工程師來說,結果可能會更糟糕。ProPublica 公司的 Peter Gosselin 和 Ariana Tobin 在 2018 年對 IBM 的年齡歧視進行的調查發現,從 2014 年左右開始, IBM 試圖透過用年輕人取代年長者人來實現人員更新。
IBM 解僱了成千上萬的有經驗的員工。一位名叫 Ed Kishkill 的 60 歲系統工程師收到了一份裁員通知,並告訴他有三個月的時間在 IBM 找到另一份工作。儘管他有數十年的經驗,但他被其他所有職位拒絶。截止至 ProPublica 文章發表時,Kishkill 正在 Staples 商店做營業員。
工程師永遠在學習新技能
終身工程師必須保持他們的技能是最新的,但這其實是在不斷變革的行業中與時間賽跑。根據 2018 年的一篇研究論文所說,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統稱 STEM)工作的技能變化比其他行業更快,而工程師面臨的變化率尤為嚴重。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 Kadeem L. Noray 表示,「STEM 比其他領域更注重技能」,與持久的智慧相比,更重視短期能力。每當 STEM 專業人員學習一項新技能,都有另一項技能已經過時,這也就導致從業者幾乎沒有機會積累技能和增加工資。
但 IC 路線也存在弊端。不少工程師告訴我說,IC 路線上的晉升速度比較慢,而且職稱之間的區別也很模糊。現年 45 歲的 MongoDB 工程師 David Golden 表示:「在只做開發的路線上,要進入下一個級別面臨著更大的障礙。你甚至弄不清楚如何從這個級別到那個級別,也不清楚你是否真的能對此做些什麼。」
註釋 1:如何使用雜湊函式的輸出作為索引:設雜湊函式輸出整數值 M,取長度 N。N%M(N mod M)得到一個值 Q,即 0≤Q<M。這是一種取任意值並在一個範圍內均勻分佈的簡便方法。如果你以前沒有遇到過這個問題,那麼應該閲讀關於 mod 運算符的內容,繪製一些示例數組,並使用 M 的不同值進行實驗,以瞭解 N%M 的效果。
時間複雜性: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演算法,再來分析它的時間和空間複雜性。我們可以清楚地從步驟 2 和 3 中看到演算法中存在嵌套循環結構。第二個 for 循環的範圍是 N-1-i,表明它依賴於上一個循環。
當 i = 0 時,第二個 for 循環會被執行 N-1 次
當 i = 1 時,第二個 for 循環會被執行 N-2 次
當 i = 2 時,第二個 for 循環會被執行 N-3 次
當 i = N-1 時,第二個 for 循環會被執行 0 次
若探究 AppWorks School 學員受到青睞的原因, 實作能力、專案經驗是關鍵 。與 AppWorks School 合作的徵才企業多表示,由於每位學員均會在學程內完成個人作品,以證明個人的實作能力,並對於實務開發的困難有一定程度了解,相較於以自學程式卻缺乏專案作品的求職者,更具有說服力,而用人主管能從作品中深入了解學員的思考脈絡,也有助於篩選到合適的人選。
以 AppWorks School 第一屆 Front-end Class 的學員 YPO 為例,過去主修物理,第一份工作卻走向印刷,在加入 AppWorks School 前完全沒有程式基礎,結業前夕卻僅花五週時間,就完成一個線上電子鼓編輯器 Beating Line,使用者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創作出想要的樂章。這個作品精緻的介面設計、流暢的使用者體驗,而功能完整性也相當高,讓 YPO 第一時間就獲得不少面試邀約與工作機會,最終選擇加入 Gogoro,成為前端工程師。
入行 21 世紀最性感職位,得先學會 Python
自 2016 年 AlphaGo 打敗李世乭,AI 領域再度興起研究熱潮。各產業開始萌發與 AI 相關的落地應用,市場上相關職缺數量也快速增加,因此吸引不少人投入學習,也使得開發 AI 應用所需的程式語言 Python,成了 2018 年最熱門的程式語言,越來越多年輕人,希望透過學習 Python,一舉成為 21 世紀最性感的 Data Scientist。
然而,AppWorks School 在走訪許多徵才企業後發現,台灣市場上對於 Data Scientist 的期待,除了數據思維、程式能力以外,還需要結合特定產業知識(Domain Know-how),例如醫療、金融、科技製造等,才能找出 AI 適用情境並解決問題。因此,雖然市場上有不少對 AI 應用領域有興趣的新鮮人,具備統計或軟體工程的學術基礎,卻因為缺乏產業知識與專案經驗,不得其門而入,學用之間仍有落差。
為此,AppWorks School 正規劃投入更多資源,將設計專案導向的實作訓練,以銜接供需兩端間的落差,目前已經在招募相關導師,並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招生。
目前 AppWorks School 2019 夏季學期正在招生中,已經享有業界口碑的 iOS、Android、Web Class 熱烈招生中,而未來我們期待透過更多的班次與資源,幫助更多台灣的人才,進入網路軟體的舞台大顯身手,迎接更有前景的職涯。
接任 Backend 團隊負責人後,張瑋康很快又面臨到公司的重大轉變,LINE 投資巧克科技新媒體,並將 CHOCO TV 整併為 LINE TV。這意味著會有更龐大的用戶加入使用平台,後端架構是否能乘載又是另一個重大的挑戰,所幸有先前打下的扎實基礎,以及開發同事們全力協助,整個導入專案於去年底順利完成。
AppWorks School 第二屆 iOS Class 的校友黃紹航,就與同班同學于謹嘉一同創業,共同創辦 漸強實驗室 ,提供 LINE 廣告與訊息優化解決方案,兩年內累積 40 家企業客戶。
黃紹航大學主修工業工程與管理,是在投入產品設計領域,以 UX Product Manager 的身份,參與過 IoT 產品開發的工作後,才興起轉換跑道的念頭,想要往能夠更快速、更直接面對使用者的軟體領域發展。在猶豫自己到底要先成為軟體工程師,還是直接投入網路創業下,他選擇申請 AppWorks School 這個可以扎實學習軟體開發,又最接近網路新創產業的地方,希望在半年內快速累積網路與軟體產業的知識。
抱著明確的目標,黃紹航在課程中,非常勤於做筆記,將 AppWorks School 邀請來每一位講者的分享內容,都條理分明的記下,更善於消化資訊後提出更深的討論,正是如此認真又具有洞察力的特質,吸引了同班同學謹嘉,兩人決定在結業第一時間便一起創業。
創業說起來很容易,兩個人卻一開始就碰到發想創業題目的問題,找不到兩個人都有熱情想投入的題目。剛好在朋友薛覲的介紹下,開啟了「社區阿伯」這個 LINE Bot 專案,開發 LINE 機器人來做社區管理。無奈由於第一階段開發告一段落後,客戶無法立即投入更多資源,使得團隊看起來沒有發展的可能,于謹嘉也因為個人考量決定離開,這條創業路看起來又蒙上了一層灰,前途晦澀不明。
但黃紹航沒有因此放棄,他決定和薛覲繼續承接專案、開發其他社區管理的需求,運用半年的時間,一邊找尋願意全職加入的工程師夥伴,直到在 2017 年中,才正式成立漸強實驗室 ,由薛覲擔任商務開發,黃紹航擔任產品管理的角色,三個人的團隊,將本來的社區管理 LINE Bot 架構,化成可提供品牌商家創建推播廣告的模板服務。
在找了幾家 Pilot 客戶後,他們發現除了廣告模板外,商家更需要的是訊息所觸發的行為追蹤與成效評估,因此推出第三代產品,讓品牌主可以更有效追蹤每一則 LINE 推播的廣告成效,並自動化地推送與使用者相關的訊息,才成功簽下如中國信託銀行、淘寶網、SkyScanner 等大品牌客戶,並快速推展至 40 家企業客戶使用,公司也在短短一年間從 3 人成長到 14 人的規模。
回顧這兩年,黃紹航認為在 AppWorks School 受到的軟體開發訓練,讓漸強實驗室即使沒有 CTO,他也能勝任規劃產品藍圖、帶領開發團隊的工作,能夠與工程師有效的溝通;在 AppWorks School 與許多新創團隊建立的連結,後續也在創業路上有所幫助。
軟體浪潮不只在台灣發生,全世界各地都需要軟體工程師來創造新的服務與改變,程式開發技能這項「可以移動的專業」,正適合想要到世界舞台歷練的人。AppWorks School 第五屆 iOS Class 的校友李宜芳(下圖左三),則選擇前往捷克挑戰。
李宜芳是位熱血的高雄人,總是滿臉笑容像南台灣的太陽。因為熱愛動物,她大學主修的是動物科學,卻在畢業後於醫院擔任研究助理期間,面對得親自操作動物實驗的工作,內心開始產生強烈的矛盾與衝突。在工作一年半後,她決定重回校園研讀生物資訊研究所,轉向資工領域的研究,她在軟體領域的起點,是從抱著一本外文課本,學習 C++ 開始。隨後在碩士論文的需求下,開始自學影像處理與機器學習,最終完成用醫學影像預測大腸癌化程度的結果。
在完成碩士論文後,她前往捷克 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擔任交換學生,並在交換期間遊歷歐洲,感受到世界廣大,希望讓自己擁有更多海外經歷,因此心生想要出國工作的念頭,所以就在當地開始嘗試投履歷、找工作。
即使有碩士論文的專題經驗,但當時的求職並不順利。她說:「可能是因為不是本科系畢業吧?或是也沒有真正的軟體經歷,像 Web 或 App 作品。」她開始找尋其他可能性,發現到 iOS App 開發其實不在資工系的必修範圍,而且又有較高的學習門檻(需自備 Mac 筆電與 iPhone),因此市場上的人才供給較少,所以她決定學習 iOS 開發,而在找尋相關學習資源下,發現了 AppWorks School 就毅然提出申請,加入當時女性限定的第五屆 iOS Class。
有著強烈想要出國工作的動機,也害怕自己會隨著年紀(當時 27 歲)增長而降低出國可能性,李宜芳非常積極利用在 AppWorks School 四個月的時間,開學一週後索性就帶了一條棉被就住在 AppWorks 附近,以便晚上可以 Coding 到很晚,省下不少交通時間。而這樣的努力,也轉換成實際的學習成果,帶著精緻的作品 Hooman Talk,她在 AppWorks School 安排的工作媒合活動下,就收到了七家合作企業的面試邀請。
工程師是近年非常熱門的職業,不少有意投身科技界的學生也希望可以透過進修得到大公司錄用。不過 Apple 總裁 Tim Cook 最近表示,要成爲優秀的工程師並不一定要大學畢業。
Apple Store 獎學金得主是個 16 歲的工程師
Apple 總裁 Tim Cook 最近在佛羅里達州的一間 Apple Store 與 Apple 獎學金得主之一,年僅 16 歲的工程師 Liam Rosenfeld 見面,他在一個訪談中,讚揚 Liam 年紀輕輕就已經有相當厲害的程式語言技巧,也印證了他認為程式相關教學應該在低年級開始進行的構思。
他表示,四年的大學教育對於程式語言而言並非必要,這只是相當老舊傳統的想法,如果可以在低年級開始相關教學,到高中畢業的時候,學生已經可以編寫出能夠在 App Store 上架的作品。
Apple 一向都注重程式編寫教學,除了鼓勵開發者社羣繼續投入 iOS 和 MacOS App 的生態系統外,也希望教育界可以更重視程式語言,為未來培養更多人才。